0371-63250286

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分布的重要性与布设原则采样组

来源:创始人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22 17:19:52

在工业生产过程中,机械设备的运转、物料的加工和产品的搬运等环节都可能产生噪声,这些噪声对工厂周围的环境与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响。因此,合理布置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对于控制与评估工厂噪声至关重要。


1. 布点原则

1.1 代表性原则:监测点位需要选择在能够代表厂界整体噪声水平的地点,通常来说,厂区四周都应该设立监测点位。如果工厂某一侧靠近敏感区域如居民区、学校等,那么在这一侧应增加监测点位。

1.2 连续性原则:为了全面了解工厂噪声的时间分布特性,监测应持续进行,至少连续监测一天,包括工作日和非工作日,以及不同时间段(白天、夜晚)。

1.3 避免干扰原则:监测点位的选择应远离高噪声设备,比如冷却塔、大型风扇等,以免其产生的噪声干扰对厂界噪声的真实水平评估。同时,也应避开可能的声音反射或遮挡物,如高大建筑物、围墙等。

1.4 标准化原则:依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,确定监测点位的具体位置和数量。例如,监测点的高度通常应与厂界围栏的高度保持一致,距离厂界1-2米范围内。

1.5 可比性原则:监测方法应标准化、统一化,以便不同时间或不同工厂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。这包括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、相同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程序。

1.6 动态调整原则:随着工厂生产规模的扩大或变化,原有的监测方案可能不再适用。因此,应根据实际变动及时调整监测点位,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。

1.7 敏感性原则:特别关注那些可能对噪声更敏感的区域,如医院、学校等,必要时在这些区域增设监测点位。

1.8 经济性原则: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下,尽可能减少监测点位的数量,以节约成本。


2. 布点方法

2.1 厂界环境噪声受噪声源影响最大处布点:根据噪声源声级及分布情况,在厂界可能受噪声源影响最大处布设监测点。

2.2 与噪声敏感点影响对应布点:可能受噪声源影响的敏感点(特别是学校、医院、疗养院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)对应厂界距噪声敏感点最近处布设监测点。

2.3 厂界四周布点:工业企业噪声排放具有长期性,虽然有些厂界目前没有噪声敏感点,但考虑到以后会有噪声敏感点出现,因此应在对应的厂界选择代表点位进行监测。

2.4 适当加密布点:如果工业企业厂界较长(例如大于200米),则应适当地加密布点进行监测。

2.5 避开除围墙外的其他屏障:监测点位应避开除围墙外的其他屏障。


3. 特殊情况的布点方法

3.1 厂界外有围墙且周围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:测点应选在厂界外1米、高于围墙0.5米以上的位置。

3.2 厂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情况:如声源位于高空、厂界设有声屏障等,应按一般情况下测点位置进行布设,同时在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米处另设测点。

3.3 固定设备结构传声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: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时,测点应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.5米以上、距地面1.2米、距外窗1米以上,窗户关闭状态下测量。

3.4 厂界与居民居住户外距离小于1米:监测厂界环境噪声时应该在居民住户的室内测量,并根据相应的限值减10分贝作为评价依据,而且要在距离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0.5米以上,高度1.2米的位置设置监测点,在受噪声影响方向的开启窗户进行监测。


通过合理布设的监测点位所收集到的数据,可以全面了解工厂噪声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,为噪声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。同时,这些数据也有助于企业评估自身噪声排放是否符合相关标准,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转载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